心靈瑜珈教材六十九輯特刊

( 內 文 摘 要 分 享 )

 
 

●讓大腦歇息

學命理的人常說,修行者的命運算不準,因為修行可以改變命運,不過修行法門千百種,也不是人人都能改變命運,還得修對了、行對了才會有效。
首先我們必須瞭解,修行是一種依循生命的邏輯法則,達成身心靈提升的方法,所以關鍵在於生命真相的體悟,而非打坐吐納或行禮如儀的宗教儀式。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
盲人提燈籠

有一則禪故事說:有位盲人在夜裡提著燈籠行走,旁人好奇的問他:「你看不見燈光,幹嘛要點燈?」
他回說:「我確實看不見燈光,可明眼人看得到,提燈是預防別人撞倒我。」
在黑暗的環境裡,要避免被撞倒受傷,也許提燈照明真的會比唸佛、祈禱來得有效些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
無法抗拒的潮流

就情勢而言,抗拒電腦就等同於抗拒效率,如同住高樓的人無法抗拒電梯一般。
有位年長的鄰居非常抗拒單獨搭電梯,她總是坐在管理室等,看到有人要搭電梯時,她就問:「可不可以陪我搭到九樓?」
通常大家都會答應,如果對方拒絕了,她也會說:「沒關係,我跟你一起搭到六樓,再走樓梯上去。」..............

穿著時尚的難民

這些年來,在瘦即是美的風潮之下,隨處都可見到穿著時尚,卻瘦如難民的女生,只要稍微多吃一些、長點肉,周遭的朋友就會揶揄說:「你該減肥了吧!不要妨礙觀瞻!」
想當美女還真不容易,不但要斤斤計較,還得挨餓度日,年輕的時候,身體像一部新機器,或許還耐得起挨餓受凍,超過三十歲以後.......................

讓大腦歇息

當大家忙於追逐潮流的時候,也許我們該撥些時間靜下心來,客觀地審視人生的價值與方向,並好好地禪定一番,讓忙碌的大腦歇息,讓心靈的智慧流露。
有智慧就不必擔心命運的好壞,就像一個免疫力很好的人,不用擔心被傳染疾病,即便被傳染也很快就能痊癒。...........

 

●上輩子去過的地方?

你的人生快樂嗎?幸福嗎?這是一個很普通的問題,也是一個複雜又主觀的意識感覺,在我們的身體裡面,有一個龐大的資料庫,每一秒鐘都有無數無量的意識訊息在活動,提供我們生理反應、情緒感覺等身心應對的資訊。
這個超級資料庫,除了記錄現在也儲存過去的訊息,無論是快樂的、悲傷的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
不要信賴回憶

如果潛意識使你感覺,上輩子你是歷史上有名的大英雄,或妳是中國的四大美女之一!妳不必覺得奇怪,但是請別照單全收,因為有這種感覺的人,一卡車都載不完,也沒必要費時間去爭論誰是原創、誰是山寨版。.............

上輩子去過的地方?

這一類的夢境很容易令人聯想:「這會不會是我上輩子去過的地方。」其實不一定,你可能根本沒去過,或這個地方根本不存在。
只是你的潛意識裡存有雷同的影像,在某些特定的身心狀態下才會浮現出來,尤其是在生病或失意的時候,出現率會比較高,因為生病或失意時,意識的頻率比較低沈,容易相應晦暗的訊息。.....................

妄想的源頭

基本上,妄想的源頭多半是我們想追求或還沒解決的問題,制止妄想不讓它出現,只是暫時解決,根本之道還是要面對問題、解決問題,而且盡可能每日靜心禪坐,才能深入潛意識,徹底化解深層的無明、妄想,這不是三、兩年的功夫所能辦到。....................

 

●開悟的四種心境

剛接觸修行的朋友,多半會覺得修行是一種形而上的心靈法門,一般人不容易懂,至少得花個幾年功夫把理論方法搞懂,才能修出好的心境與智慧。
其實現在的資訊發達,聽理論求方法並不難,難的是我們有一顆習性頑強,又不太聽指揮的大腦。 ............

第一、清淨心

禪宗講的無念是於念而無念,並非呆呆的不會思考,也就是環境因緣需要應對的時候,內心自動會升起智慧之念,平時不起妄心、雜想,每個心念依環境因緣而有、也依環境因緣而空,不會存留慾望、牽掛或瞋怒、遺憾等意識的染著,是心中無一物的清淨。......................

第二、自在心

自由自在的生活,是一種修行的智慧,也是很多人嚮往的美麗憧憬,為了實現憧憬,有人放棄都市的高薪工作,到景觀優美的鄉下買塊地,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。住自己蓋的房子,吃自己種的食物,想工作的時候工作,想休閒時也能自在地休閒,相較於都市的忙碌與壓力,確實自在多了。.............

第三、平等心

有同修曾跟我表示:「這幾年的禪修經驗,雖然大致能維持清淨與自在的心性,但總是不持久,只要遇上某些特定的狀態,就會產生莫名的對立與瞋怒之心。」
清淨自在是心中無物、無求的自然心,如果外在的環境還不錯,要維持好心境並不困難,如遇上了特別討厭的敵人或特別愛戀的對象,心中就有物了。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
第四、慈愛心

能具足清淨、自在、平等三種心境,就有機會入聖道了,為何還要再加上慈愛心?因為愛是一種德行,也是圓滿功德、圓滿法界不可或缺的心境。
凡夫因慈愛而相應諸佛菩薩的加持,諸佛菩薩也因慈愛給予眾生溫馨和諧的感受,讓人心生歡喜願意修行利他。.........



 

 

 

 

 

回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