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靈瑜珈教材七十輯特刊

( 內 文 摘 要 分 享 )

 
 

●生、住、異、滅我們的世界

人近幾年來,我們居住的世界起了很大的變化,要嘛幾個月不下雨,要嘛就狂下幾天、豪雨成災,把一整年的雨量都下光了,完全打破過去的經驗法則。
以前極少發生六、七級的強烈地震,去年下半年到今年初,短短幾個月內就發生了十次以上的強烈地震;去年初才經歷罕見大雪災、大水災的地區,今年竟然滴水不來、嚴重乾旱。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
沒有絕對的好壞

像最近關於死刑是否該廢除的議題,引起社會廣泛的討論,死刑到底是善法還是惡法,對社會的影響是好還是壞?不同的意識型態、不同的背景因緣,各有其不同的認知基礎,再怎麼討論也找不到絕對正確的標準答案。
從生命的邏輯來看,我們眼睛所見、耳朵所聞、感官所知的世界,是一個相對存在的法相,任何一個環節起變化,都會影響見聞覺知的結果....................

消失的王建民

當王建民成為洋基隊最傑出的投手時,誰會想到手臂的傷,竟讓他從洋基隊的投手名單中消失,甚至於不再續約。
又如當年漢賊不兩立的兩岸關係,今日卻往來頻繁,甜蜜得很,真不知那些曾經枕戈待旦,誓言反共復國的將士,如何調適這近乎錯亂的意識型態?.......................

從古井裡跳出來

以前有位禪師說:開悟就像青蛙從古井裡跳出來。剛開始聽到這句話,還覺得開悟有這麼簡單嗎?過了一段時間後,才發現從古井裡跳出來並沒想像中的簡單。
世間有點像古井,很多人想跳脫這座古井到另一個世界,但成功的人卻很少,可見那是一樁高難度的挑戰。...................

真理無情但絕對公平

真理無情但絕對公平,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,也沒有白費的工夫,你在哪裡用功,將來會在哪裡成就。用心保健的人將獲得健康,用心經營事業的人事業成功率比較高;用心於出世間法修行的人,將來有機會在出世間法開花結果。
出世間法與世間法是完全不同的法則,前者是形而上的無為法,講求心靈的清淨無求...............

忙完了再修行?

談到修行,有些人會說我最近很忙,等忙完了再來修行。基本上修行是個人的行為,你要何時起修,沒有人會反對,怕的是你忙完了這一波,還會有第二波、第三波。
同修的親友當中,就有幾位還沒忙完,便已經告別世間,投胎輪迴去的案例,至於下輩子他有沒有修行的機會,就不得而知了。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
 

●找到佛性的工具

每當較大的災難接連發生時,常有人會想:佛教不是說佛法無邊、基督教也說上帝萬能,要解決地球的災難,對祂們而言應該是小事一樁,既然如此,為何世間還有這麼多的災難?
其實這是一場美麗的誤會,佛陀的慈悲、上帝的愛並非我們所想像的擬人化。佛陀所說的十法界,已清楚告訴我們,無論天界、人間或地獄道、餓鬼道所有的苦樂災難,都是眾生的善惡因緣所對應的果報或共同業報。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
 

狗有沒有佛性?

如禪宗公案所言,有位僧人問趙州禪師:「狗有沒有佛性?」禪師回說:「沒有!」
僧人質疑地再問:「上自諸佛、下至螻蟻皆有佛性,為何狗就沒有?」
「因為狗有業識,所以說它沒有佛性。」禪師說。
不久後,另一位學僧也問了同一個問題。
趙州禪師卻回說:「有!」學僧再問:
「狗既然有佛性,為何要闖進這狗身子?」
禪師回道:「因為牠明知故犯!」......................

閒人看落葉

猶如閒人看落葉,任它秋風吹、落葉飄,閒人依舊閒,才見長嫩芽,又見落葉飄,歲歲年年總是如此來去。
秋風落葉、今夕何夕令人感覺如幻似真,閒人縱有幾分無奈,卻也有幾分超然物外的自在,不過這種體悟,通常比較短暫,過不了幾天就會忘記。
以前閱讀公案時,看到古代禪師用激烈的手段棒喝徒弟,剛開始覺得有點矯情、有些誇張,現在想來,也許禪師為了激起徒弟深刻的心靈觸動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
 

與逆境共存

大自然常給人們一些小小的考驗,一下子熱到四十度、一下子冷到零下飄雪;忽而豔陽高照、又忽而狂風驟雨,不管你喜不喜歡都得想法子度過,所以才有冷氣、壁爐、羽絨衣等發明,讓我們能與逆境共存。

▅ 生活中有些逆境,看起來像老天爺要與人作對,其實那是人生必經的考驗,別將它當成困境,只有走過種種考驗的人,才有足夠的智慧,體悟無常背後還有恆常的存在。.......................

巴菲特的啟示

大約兩、三年前,我讀了一篇關於巴菲特先生的報導,深深被他的內容所震撼,還特別在心靈瑜珈教材五十八輯,寫了篇首富的建言,引起讀者的熱烈反應,有些刊物還徵得我們授權允許轉載,以分享他們的讀者。
當時我感到震撼的不是他有多少財富,而是他對於生活與財富的處理邏輯異於常人。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
賣菜阿嬤的布施

也許有人會想,如果我像他們一樣富裕,我也會做一些布施,其實布施的可貴在於心境,而非財物的多寡。像台東賣菜的阿嬤,她布施的金額不如企業家多,卻被美國時代雜誌推舉為世界百大最有影響力的人。
可見社會的價值觀也是肯定布施的發心,而不是金額的多少,如果你真的想布施,貧富不是最大的問題。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
不思考的修行法

如果你是一個習慣於思考的人,那不思考、無罣礙將是很重要的修行功課,因為佛性、智慧、清淨心等都不是思考、推理所能證得。思考是人間的產品,只能解決世間的問題,真正高階的法界,不必經由思考便能成就一切,所以道場的偈語寫著:「放下心中事、常住光寂土。」
佛陀說,人人皆有佛性。可是一般人卻無法覺察佛性的存在,是我們心中擺了太多東西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


 

 

 

 

 

回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