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疑情一    大疑情二    大疑情三  
 

本篇大疑情內容擷取自心靈瑜珈教材第 6 輯 

● 修行是否一定要出家,才能達到究竟解脫?

L君:修行是否一定要出家,才能達到究竟解脫?
老師:修行是否要出家,這得依個人的因緣而定,如果因緣具足,無世俗之累,出家修行當然是一件可喜之善緣。若因緣不具足而勉強出家則有待商榷。如同幾年前,大專學生集體出家的事件,不但衍生家庭糾紛,甚而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,造成許多人對於佛法的誤解,設若在世俗因緣更趨圓滿後再出家,或許就會更好些。
其實,修行的成就與否,並不因在家或出家而有所分別,歷代大開悟的聖者中,固然有許多是出家的高僧,卻也不乏在家潛修的大德。因此,出家、在家並不是決定修行成就的必然關鍵
在前幾期的教材中我們也提到,修行主要在於修正我們的思想行為,以及習性上的偏差,使我們身心更趨向於本性的清淨、自在和圓滿,進而能夠達到解脫煩惱、超生死輪迴的目的。因此,修行的重點應著重於蛻變習性,見證本性的實踐。
「達磨血脈論」說:「若見自心是佛,不在剃除鬚髮,白衣亦是佛,若不見性剃除鬚髮,亦是外道。」由祖師的開示可知,修行成就不在於是否出家剃度,而在於是否見證本性,若不能明自心見本性,則不論出家、在家都是心外求法的外道修行。
六祖惠能大師在檀經中也提到:「前念迷即凡夫,後念悟即佛,前念著境即煩惱,後念離境即菩提。」可見六祖亦主張,修行要達成究竟解脫的主要關鍵,在於能否從無明妄念的迷惑中走出來,以及是否能打破環境因緣的執著,而非僅止於出家或在家的抉擇。
L君:既然在家、出家都能修行成就,我想還俗修行,不知老師認為如何?
老師:你既已受戒出家,這是難能可貴且值得讚嘆的善緣,實屬不易,切勿輕言還俗,出家的修行環境比在家好,應善加珍惜,別因眼前的短暫煩惱,而退卻了向道之心,雖然繁雜的瑣事,令人心生疲憊,但這也正好檢驗我們「心」與「境」的互動狀態。
有時候,我們以為遠離了令人煩惱的環境後,我們的內心應該會舒坦些,其實不然,即便形成煩惱的因素,完全消失了,一種深層的不安和浮躁似乎依舊存在,只是換個煩惱的題材罷了,這種經驗相信很多人都曾有過。由此可知,改變環境未必就能改變心境。與其煩惱還俗的問題,倒不如去探究煩惱的源頭,從根本處著手,使自己的心也徹底出家,來得更好些。
達摩祖師在悟性論裡曾開示:「不著文字名解脫,不染六塵名護法,出離生死名出家,不受後有名得道,不生妄想名涅槃。」從這段開示中可以得知,祖師以出離生死為真出家的定義,您既然在身相上已經受戒出家,也算成就了半個因緣,何不暫且放下煩惱,繼續精進深入禪定,往心靈深處觀照習性、參悟自性,體證「緣起性空」之微妙真理,或能破除無明妄想的執著。若能依此精進,隨遇而安,隨緣利他,又何需憂心出家或還俗呢!※

 

●想與孩子溝通,得到的卻是沈默以對,怎麼辦?

A君:我想和孩子溝通,以加強親子關係,可是孩子常常沈默不語,這時候到底該怎麼辦?
老師:與孩子溝通是現代教育專家極力提倡的,也是現代家庭都會遇到的問題;基本上,小孩與大人的思想模式有極大的差異,在知識、常識以及立場方面都各有不同,因此,很難以大人的角度,來思考孩子的狀態。
一般小孩子之所以會面對父母的應答,沈默以對,多半有下列三種情況:
一、 孩子生性內向,或者表達能力比較不足,深怕回答錯了,會招致父母親的責備,所以沈默以對。
二、 父母親所提出來的問題較為艱澀難懂,超出孩子所能回答的範圍,因此也只好沈默應對。
三、 孩子可能有不同的意見,但是礙於父母的權威,而不便表達,此時沈默是一種無言的抗議或反對。
A君:我的小孩可能較屬於怕被責備的那一種,請問老師我該怎樣處理比較好?
老師:有些小孩比較膽怯或內向,可能不善於表達或不敢表達,當家有此類孩童時,父母親應盡量避免嚴厲的責備,最好能撥出時間多陪陪孩子,善用與孩子玩耍嬉戲的時候,激起他發問或應答的機會,只要父母與子女間,有多次應答或交流,就能產生一些共同的話題,而逐漸形成默契與共識,將來需要溝通時,就可以從這些共識中,自然地導入你想與他溝通的話題,這樣就可以化解因內向或害羞所形成擔心、害怕的心理。
因此,平常與孩子遊戲時,不妨試著誘導孩子盡量表達意見,即使是零零碎碎的對答,也都是一種很好的溝通話題,只要能開啟話語的交流,便能化解孩子防衛的心理,使其侃侃而談。

A君:假如我們所遇到的是第二種或第三種的情形,又該如何處理呢?
老師:如果是第二種情形的話,我想父母親表達方式要稍微做個調整,也就是說,你並不是想到什麼就與孩子溝通什麼,或說些什麼,而是在溝通之前事先想好,
你怎樣問孩子才會懂你的意思,並且容易回答,如果把問題變得複雜或艱深難懂,連大人都很難回答,小孩子又如何能不保持緘默呢?所以,盡量在溝通前思索一下簡單的溝通方式,這樣可以增加溝通的效果,我們都知道是非題或選擇題,向來比申論題容易作答的。
如果是第三種就比較麻煩了,小孩子持反對立場時,往往有很多原因,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,我們必須仔細地尋找反對的遠因與近因,或許我們反覆的溝通,已經給予孩子莫大的壓力,因而造成反彈,或是,我們的管教方式,過度展現父母的威權,孩子除了順從之外,幾乎沒有第二個選擇,日子久了當然會產生抗拒的心態。
諸如此類,我們首先要找到孩子心中真正抗議的點在哪裡?是壓力還是委屈,比方說,有的孩子他覺得父母親偏心,此時你對他溝通甚麼都沒有用,你必須先化解他的心結,讓他瞭解你並沒有偏心,把這個心結打開以後,溝通才能有效進行。
也許孩子不認為你偏心,但是卻嫌你要求太多做不到,這時可以用另一種方式來告訴他,為什麼我們會提出這樣的要求,必要時也可以做某種程度的調整,當孩子發現你因為顧慮到他,而有所修正的時候,他的接受性就會相對的提高了。找到源頭從源頭解決,再做溝通,效果就會好一點。
除了上述的方法,我們也可採行觀想祝福的方式,為子女祈福,以化解潛意識的對立訊息,首先找個適當的地方坐下,開始放鬆身心、調和呼吸,等心裡逐漸寧靜後,便可觀想孩子就在我們前方,其身影逐漸清晰而明亮,並綻露出可愛的笑容,我們也歡喜的祝福他平安吉祥,每日作一至二次,您將發現親子關係會越來越好。※

 

 

 

解決煩惱事,遠離煩惱心

生活常歡喜,生命更豐盈。

 
 
 
 



回top

心靈瑜珈學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