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疑情一   大疑情二   大疑情三  
 

本篇大疑情內容擷取自心靈瑜珈教材第 8 輯 

● 「仗義直言」使我與同學間的爭執不斷、甚而打架,難道這樣也有錯嗎?

D君:我知道打架是不對的,但是同學們有時候實在是太挑釁、太過分了,我忍不住還是會跟人家打架。希望老師能夠告訴我,用什麼方法能夠在這樣緊要的關頭,控制我自己的情緒。
老師:好的。在外界的刺激下,不管是大人或小孩,往往都有情緒控制不了的時候。
在這個時候呢,我們也許可以試一試,一種「即時靜心」的方法。所謂「即時靜心」的方法,就是在你很生氣的時候,你不妨先把拳頭握緊,不過握緊拳頭可不是用來打人的,它是舒緩我們精神壓力的一種方法。接下來呢,你可以把心中的怒氣,慢慢地經由呼吸把它吐出去,氣吐得差不多以後,你再深深地吸一口氣,吸到飽和為止。
當你這樣一呼一吸、一吐一納,連續經過三次以後,你發現這握緊的拳頭也可以鬆掉了,心裡的怒氣也化解了,這樣在無形當中,就可以驅除掉我們不可控制的情緒,而重新來過。當然這只是解一時之急啦,最重要的是在平常,怎麼樣跟這些同學們好好的相處,避免一些不必要的爭執,這才是根本之道。

D君:我的個性比較耿直,看到身邊的人用很卑鄙的方法去陷害別人的時候,我總是會仗義直言地站出來;因此,往往為這樣得罪了很多人,自己也常常氣得身體不舒服。請問老師,我這樣的想法和作法是否正確?或者有什麼方法,可以不用生氣,就能解決這些問題呢?
老師:你所說的這個狀況,我相信有正義感的人,都會像你一樣仗義直言。但是,這個仗義直言的過程,也許每個人使用的方法會不同。此外還要留意一點,我們所謂的「正義感」其實是見人見智的,是非對錯,也會因時因地而有所改變。

好比說,以前的反共義士,現在可能變成劫機犯;在以前,挾持飛機來台灣,是被肯定的、被這個社會所讚許的,但是,現在挾持飛機來台灣,卻要受到懲罰。 這就表示,所謂的是非、正義它是相對的,它會隨著時間、空間的變異,而有所不同。又如當年,美麗島事件中,許多被捕的黨外菁英,都被視為叛亂份子,但是今天,這些人卻都是名聲顯赫的民意代表,在廟堂之上,發揮他的言論及制衡政府的一些功能,還被喻為民主運動的推動者,難怪古人要說──蓋棺而論定。
所以,當我們在執行這正義之劍時,也不妨留意一下,我們現在所秉持的這個正義,是否也會有這種時間或空間上的落差。如此的話,我們就可以比較客觀的,也不汲汲於立即展現我們除惡務盡的那種耿直或衝動。
此外,我們也可以對於許多犯錯的人,或一時之間展露出卑鄙行為的人,賦予一個更寬大的空間。
也許我們並不需要給予立即的當頭棒喝,只需給予適度的側面提醒,或者進一步理解,它所產生這樣行為的可能原因或必要性。有時候,我們從這樣的角度去看,它是罪不可赦的,但是當我們從另外一個角度去看,卻又情有可原。
所以在許多法律案件中,會出現冤獄,或者是過了許多年才平反,這就是審查角度不同所致。

所以,當我們要仗義直言之前,不妨先換個角度去看待事情,既可以讓我們的心較為平和,也可以避免正義之劍誤傷了無辜。
畢竟我們不是上帝,也會有判斷錯誤的時候,再說我們也不是執法單位,不能私自為別人定罪,因此,正義感用於讚美別人的對,比用於批判別人的錯來得
更圓滿。※

●罹患躁鬱症是否可以不服藥,而用禪修來取代?

A君:醫生說我患了躁鬱症,現在都定期在服藥,我怕長期服藥有副作用,對身體不好,請問老師,可不可以用靜坐、禪修來取代藥物,治好躁鬱症?
老師:當然可以,相對於其他的精神官能症而言,躁鬱症與強迫症都是比較適合於用調息靜心、打坐的方式來調節的。有些像比較嚴重的憂鬱症、焦慮症或疑心病等,就必須依人發病的狀況,做循序漸進的調理,而不能一股腦就進入靜心禪定,這樣也許會收到反效果。躁鬱症和強迫症就比較沒有這個問題,只要依著正確的方法調息靜心,就可以達到一定的效果。只要不是三天捕魚兩天曬網,那效果會很卓著的。
我們也曾經發現好幾起案例,在服用三、四年鎮靜劑之後,會出現一些反應比較遲緩,行動也變得不俐落,而造成生活上極大的困擾。所以依照自己病況改善的程度,可以逐次減少藥劑的使用,待整個病況都改善以後,才能夠完全停止藥物。

A君:請問老師,我們該從那裡修練起呢?
老師:初開始學打坐、靜心對於一個躁鬱症的人而言,是非常困難的,所以你並不需要急著立即進入盤腿打坐的狀態,你只要先學腹式呼吸。所謂的腹式呼吸,就是以前仙人修練的一種吐納法,改良成較為簡易的方式。這種方式可以有效的控制我們的思維與情緒的躁進感。
在修練這呼吸法的時候,呼吸只經由鼻孔而不經嘴巴的吐跟納,把氣息調得細長、越柔越綿細越好。你可以先吐後納,也就是把腹部收縮,然後將身體腹腔、胸腔的氣,經由鼻孔吐出去,氣吐到差不多的時候,再緩緩地經由鼻腔,把清淨的空氣吸納進來,經由喉嚨穿過心臟,而到達腹部,這樣反覆一吐一納,漸漸地就可以把心給安定下來。而你在吐納的過程中,注意力也要跟著呼吸進出。當你注意力跟著呼吸進出的時候,原本那種喜歡說話,喜歡躍動的情緒和感覺,就漸漸地被平息下來。
這個吐納法你隨時隨地都可以做,不限時間也不限地點,不限次數也不限長度,依你自己最方便的情況隨時去做,做了一個階段之後,你自然就會發現它的效果,不知不覺地狀況便有所改善,當呼吸法調過一陣子,覺得情緒也蠻穩定的,你就可以進一步練習,另一種比較深入的「觀心禪坐」。
所謂的「觀心」就是我們古人講的眼觀鼻、鼻觀心。你把眼睛閉起來,注意力放在你的鼻尖,再滑到你胸腔正中央的地方,也就是我們心窩上來一點點,前後正中央的位置,但這時候你不要低頭,因為低頭會妨礙我們脊髓和頸髓的循環。
所以你自然挺直、身體放鬆,觀照著自己的心,這樣,也可以很有效的達到攝心靜心的效果,一般而言,你要先經過第一階段的調息,調息一段時間,再來進行觀心,這樣比較能夠靜下心來。而心比較寧靜以後,再來進行盤腿打坐,就能夠更徹底的改善躁鬱症的現象,達到徹底痊癒的效果。※

●打坐時感受到非常強烈的氣感,請問該如何調理較好?

H君:我在打坐的時候,感受到強烈的氣在我的頭部以及身上流竄,我一方面感到高興,一方面感到恐懼,請問老師,我應該怎麼樣來調理這些氣比較正確?
老師:基本上,禪坐過程中,會出現一些氣的感應這是正常的,但是這個氣過強了,就表示我們的身跟心並不是處於一種完全協調的狀態,理論上來講,當一個人禪坐中會產生熱、涼、麻、脹、氣流的感覺,甚至於電流的感覺,這都是生理的自然反應。可是,當這些氣強到在你的身上到處亂竄亂跑,而不能夠歇止改善的時候,那就表示,我們身體的氣脈並不是很協調。當氣不能歸脈,就好像水不能流入水溝一樣,它就氾濫在地面上,而這時候外氣很強,體內卻是虛弱的,反而對身體、對精神不見得很好。
雖然有些氣功法門,他們強調氣感或者外氣收發,但是在心靈禪修的領域裡,歷代祖師並不強調這些氣感,也不會去導氣、用氣,因為這是屬於一種枝節的運用,更何況以傳統道家、仙家的理念來說,應該攝氣入丹,才能夠練精化氣,練氣化神,這個氣是要化掉的,而不是讓它流露於體外,用於體外的,就好像水蒸氣蒸發一般,它內在反而因洩氣變得空虛的,形成所謂外強中乾的現象,就這一點而言,道家的養生與氣功體外發氣的觀念,有很大的差異。
如果站在心靈禪修、開悟見性的角度來講,這個氣我們可以不管它,而專心的往內觀心,或者做一些寧靜的觀明點禪定,氣在一個階段以後自然會消失。如果我們心裡有太多的妄想、雜念,或者生活作息不協調的時候,這些氣比較不容易化解掉,這時候你就可以採用另外一種方便法,就是把氣納入於身體裡
的重要明點,使氣能儲存於適當的竅位。

H君:請問老師,怎樣才能把氣儲存於適當的竅位?
老師:一般而言,如果不是在煉丹的話,把氣感空掉,保持心靈寂靜自然化解是最好的方法,實在沒有辦法進入寂靜,再來導氣。我們也可以讓它經由頂輪而入中脈,入中脈以後,到海底讓它沉澱下來,所以最終了還是以靜為主,讓內在的氣蘊藏十足,而外在則是綿綿細細,似有若無即可。千萬別追求那種外在的氣感,陶醉於外在的氣感,那往往是另一個岔氣走火的開始。所以,我個人比較主張歷代禪師所講的,以靜心開悟為主要的修行方向 。
導氣入海底的方法只適合短期方便使用,不適合長期修練,如果過一陣子氣自然化解掉,那是最好,你就繼續修深入的心靈禪定,如果還不能夠化解,你再來找我,我會依當時的狀況,給你適當的建議。※

 

解決煩惱事,遠離煩惱心

生活常歡喜,生命更豐盈。

 
 
 
 



回top

心靈瑜珈學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