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篇大疑情內容轉載自心靈瑜珈教材第67 輯
問:修行要儘量去除貪、瞋、痴、慢、疑等無明,找回原本清淨的心。我身為一個母親,對孩子的教養,對孩子才藝成就上的期待,這也是一種「貪」吧!
老師:
孩子通常是母親最難割捨的牽掛,那是一種綜錯複雜的情感意識,也是人性當中比較無私的真愛。
以母愛的角度來看,對孩子的教養,如同菩薩對眾生的教化,菩薩教化眾生是隨緣說法、因勢利導,至於教化的成果如何,就看孩子個人的造化與因緣。
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為人父母者的共同期盼,但強摘的瓜不甜,強求的緣不圓,不用刻意去雕塑孩子的未來,隨順孩子的興趣與能力而發展,比隨順父母的期待來得更重要。
對於孩子的成長與未來,最好能秉持「只要關心,不要擔心」的原則,一切盡心力而為,盡可能不要強求、攀緣,也不要有太多的期待,如此對應就談不上個「貪」字了。※
解決煩惱事,遠離煩惱心,
生活常歡喜,生命更豐盈。
回top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