講義篇 一   講義篇 二   講義篇 三

本篇講義內容轉載自心靈瑜珈教材第 32 輯

專 家 與 鑽 家


生活在這個時代,凡事都講求專業,不論是生物科技、美容食品、物理化學、運動休閒等,幾乎各行各業都必需夠專業才有生存的空間,任何商品只要有專家代言,就銷售得特別好,求職或自行創業也都必須有一定程度的專業。
專業分工是一種時代趨勢,自然有其必要,但也得注意專業的教育和趨勢所衍生出來的問題,那就是除了自己所熟悉的領域以外,其餘的可能都不太懂,也沒時間多作學習,再加上高競爭的環境所帶來的挫折與壓力,便造成越來越多的失眠、憂鬱和自閉的傾向。
近幾年來,剛巧有機會接觸一些自閉或憂鬱傾向的朋友,在跟他們接觸的經驗中,我發現很多自閉症或憂鬱症患者是絕頂聰明的,他們的智力與才能絕不比一般人差。
既然絕頂聰明,又為何會自閉、憂鬱?確實的原因或許因個案不同而有千百種,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,就是習慣於把心思投注在某些自己在乎的焦點上,並逃避或排斥其他的思考模式。

專家與鑽家

專注一個焦點沒什麼不好,但過於專注一處,以致忽略其他方面的學習時,卻可能帶來意想不到的後遺症,日常生活中隱藏很多陷阱,一不小心就會讓人走向自我封閉,這是我們必需小心提防的。
有人說「專家」是鑽牛角尖的人,只看到自己研究的領域,而看不清其他的一切,畫家只管畫畫,運動家只管運動,科學家只管科學,這些專家在專業領域裡備受推崇,在日常生活的應對中,卻常給人一種格格不入、自我封閉的感覺。
現代年輕一輩的朋友中,整天關在房間裡不和別人打交道的越來越多,腦袋裡朝思暮想的,除了電腦、電視,學校的功課和幾位同學的交誼之外,其他的幾乎一片空白,因而在人際互動方面顯得生疏或畏怯,多半處理得並不理想。
關於這類問題,我想最好的方法是把學習力和注意力重新分配,開始去關心你原本毫不在意的事情,並且試著去做好它,逐漸養成專業的鑽研之外也有多元學習的能力。
以前有位同修來問我,有關他孩子有自閉傾向的煩惱,於是我問他:
「你的孩子平常喜歡做些什麼事情?」
「打電動!」他很快的回答。我說:
「好,你就讓他打電動。除了電動,他還喜歡做什麼?」
「畫畫!」他說
「那就鼓勵他畫畫!」
自閉症的孩子多半有怕別人嘲笑,或不被認同的顧忌,他們非常需要被肯定與認同,家長或老師最好能先給予肯定,再協助他發揮專長,許多患有自閉症的孩子,似乎都蠻有藝術天分,這類小孩有的喜歡樂器,有的喜歡美術、有的喜歡舞蹈或閱讀,隨著他的特質和興趣發展,讓他覺得我在某方面還是滿優秀的,因而建立起自信,並逐漸打開封閉融入人群。
之前台灣有一位寫電腦病毒而轟動世界的年輕孩子,他寫的病毒據說讓全世界的電腦使用戶損失好幾億,原本大家都認為,這一定是某個電腦駭客高手所為,結果竟然是個年輕的小伙子;他看起來內向、害羞而有點自閉,攝影機對著他拍的時候,他的手還微微的發抖。
從某個角度來看,憂鬱或自閉症的患者一點也不笨,甚至有專家級的水準,他們只是在某些方面適應不良,而失去與人互動的信心,其實,他們需要比一般人更多的關懷與協助。
此外他們多半不善於打理生活中的瑣事,像綁鞋帶、穿衣服、聊天、嬉戲等,我們認為很平常的小事,對某些個案而言都可能感到困擾。

● 當人的腦袋過度專注在某個層面時,便很容易忽略其他更多的地方。就像一台裝上濾色鏡的相機,只能擷取單一顏色而犧牲其他更多的色彩,或裝上顯微鏡頭的相機,只能攝取眼前的微小景物,而看不見周圍更多美好的事物。

禪修也是如此,不要以為自己已經在修行了,超三界、了生死、明心見性比較重要,世俗小節、生活瑣事可以不理它,生活一團糟似乎是理所當然的。這可得小心喔!別讓自己成了修行的「鑽家」〈鑽進牛角尖而看不清事物的全貌和真相〉,落入佛家所說的法執。

一封天才的信

談到法執使我想起,前陣子,接到兩封來自大陸的網友信件,他的信厚厚一疊,像看書一樣。前一封信,他形容自己是一位很有智慧的瑜珈天才,看書自修便可以感受到別人所不能感知的境界,並希望得到心靈瑜珈老師的認同;第二封則說,他認為自己開悟了,他的智慧足以發明飛碟,所以他寫了一篇飛碟的原理給我,還寫了人類的誕生和宇宙飛行器的製造等等,同樣也希望能得到我們的肯定。
他覺得那些外行人不瞭解、也不相信他,鄉下人是無法了解天才的,竟然把他送去精神病院打針治療,讓他非常傷心等等。我約略看一看,不禁想:怎會盲修瞎練成這樣子?
在他的來信中寫到,他從十幾歲就看書自己修練,沒跟過任何一位師父修行,信中希望我幫他證明他沒有發瘋,然後他要請律師去打官司,向那些認為他瘋了,逼他就醫的人求償五十億,告贏了再分我一半。讀到這裡我不禁詫異,他的經濟算盤還滿精明的嘛!

● 有些人主見很強,只要他認為是對的,就一路栽進去,不管別人如何看待,也缺乏進一步的自我審視和檢驗,有人說這是擇善固執,也有人認為這是孤芳自賞,從修行的角度而言,這是比較缺乏客觀和圓融的行為模式。

去年,美伊戰爭爆發時,美國總統布希講了一句邏輯很奇怪的話,他說: 「反恐這件事情,沒有灰色地帶!」
意思是全世界的國家要嘛選黑,要嘛選白;要嘛跟著美國反恐,要嘛就是恐怖份子的同路人,沒有中間地帶!
這個世界真的只有黑和白嗎?當然不可能,任何一個國家都有權利不介入美國和他國的是非恩怨,不是嗎?就好像兩個小孩子在打架,其中一個對旁觀的小朋友講:﹁你們要支持我,不表態的就視為支持他,我會給你們好看。﹂這是很霸道且不合邏輯的!
仗著強勢的武力而橫行霸道,不免讓人聯想起魔的價值觀。
有位同修便問我:「魔會不會了脫生死?」
我說:「會!有些魔很厲害,他可以短暫了脫生死。」
「那魔會不會下地獄呢?」同修又問
「有一種魔不會下地獄,因為他知道地獄是如何形成!」
「奇怪!我們不是說壞人下地獄,好人上天堂嗎?為什麼他這麼壞還不會下地獄呢?」同修納悶
「因為他聰明到可以鑽生命法則的漏洞,就好像有的罪犯很聰明,懂得如何規避法律的制裁一般,雖然短暫逍遙自在,但終究必需承擔因果的業力。」

兄弟茶的邏輯

以前我到高雄監獄去輔導受刑人時,有一位受刑人就頗不以為然的告訴我這樣的話。他說:「我不過是賣賣兄弟茶而已就被人家捉進來了!你想想,一罐茶八千、一萬的,撈不了多少錢,那些有權有勢搞官商勾結的人,隨便一筆都上千萬、上億的,他們卻沒事!」
這個邏輯雖有可議之處,倒也不全然無理!如果把那些弊案攤開來看,還真是隨便一件都可能違法撈上幾億元。所以那位受刑人很不服氣,撈幾億的人逍遙法外,不被當成犯人看待,我才賺個多少錢,就被捉進來吃牢飯,怎能服氣?
也因此才會有像陳進興這樣的人,立志下輩子要來當官,因為當官比一般人有機會賺更多錢。無疑的,一種新的、扭曲的價值正在醞釀中。
魔還有另一個特質:魔是以﹁欲﹂為出發點,大小魔頭講的都是利益!他告訴魔子魔孫說:你來,我保護你、幫助你,我讓你賺錢、讓你富裕、讓你享受,然後你必需聽我指揮,順從我的方式,否則我將會懲罰你!魔是這樣帶著欲望、憤怒,帶著他個人的主觀情緒,來威逼利誘眾生。
佛則不然,佛、菩薩沒有個人的欲望,以利益他人為出發點。所以你說修行是在修什麼?修禪定還是修智慧?有些魔也會修禪定和智慧啊!佛與魔的差異就在於有我、無我和利己、利他的德行而已!

● 修行不僅要修德,還要修到萬德莊嚴才能成佛,也許我們離萬德莊嚴甚遠,但至少把基本的德性修好是絕對必須的,失去德性的人即使修行、打坐的功夫再厲害也沒有用。

有些人的修行把禪定當成第一目標,或把別人的讚美當成是自己修行的成就。把禪定當目標還好,把讚美當成就,那可是很危險的,魔就是喜歡到處標榜自己很厲害,深怕別人不讚美他。假如你也越修行越覺得自己很了不起,全世界我最厲害,那就得小心了。

神的脾氣

有一種人他不誇讚自己,但喜歡誇讚他所信仰的神,是多麼神通廣大、威靈顯赫,連家裡有幾雙碗筷、孩子會不會跌倒他都知道,這神也談修行,只是,你不照他的意思打坐,他會懲罰你不能吃飯、睡覺。想想神的脾氣還真大。
還有一些乩童自稱是神要來普渡眾生,叫信徒跟著他行善做好事,信徒若不照著指示做,神會叫他們跪在地上繞著廟爬行,以示懲戒!有一回我去中部某座廟宇的時候,正巧遇到廟方的管理委員們,正在粗糙的地面上爬得哇哇叫。這會是佛菩薩的行為邏輯嗎?真令人質疑!
修行還是需要用點觀察智,不然還真以為自己有幸得神相助,已經修得世間少有的成就了,那將落入貢高我慢、自讚譭他的偏差而不自知。

● 有智慧的人,他瞭解眾生都各有不同的優缺點,在這些優缺點之間,自己並沒有比別人更棒多少,如果你只看到自己的優點,便沾沾自喜,那可能是內心存有一種傲慢的我執,修行者不可不戒慎。

有些人看起來並不特別厲害,但是人家就有一些我們所沒有的優點。我們應該謙卑的去學習身邊每個人的優點,這樣才能增智慧、養德行。
除了生活中的自我封閉和修行的執著外,現代人還多一項對於科技的執著和依賴,我們很難想像,沒有冷氣的夏天、沒有電腦的大企業、沒有電梯的超高大樓,會是怎樣的景況?讀法律的學生為了得到手機,可以去搶劫,年輕的女生為了買名牌服飾,可以去搞援交出賣靈肉,這世界真的變了!
科技的發達到底改變了什麼?生命中最需要的空氣、陽光、水,幾乎沒有被改善,科技反而使空氣更加污染,陽光不再可愛,紫外線比以前多了幾百倍,清澈乾淨的山泉水也越來越少。過去隨便一條溪流的水,隨手舀來都可以喝,現在全台灣大概有三分之二以上都陷入污染的狀態。
科技確實帶來很多方便,節省我們許多寶貴的時間,高雄到台北只要 分鐘,洗衣、煮飯也都變得輕而易舉,只要動一根手指頭就能完成。可是,省下這麼多時間,我們又做了些什麼有益身心的事?還是一樣忙,不是嗎?一天 小時還覺得不太夠用,生活的壓力愈來愈大、煩惱也愈來愈多。
過去沒有這麼多科技產品的時候,大家還可以天天在樹下泡茶、抬槓,多悠閒啊!現在,能在週休二日睡個自然醒,就已經是不錯的享受了。這算是科技的進步?還是生命的退步?
剛才提到自閉症、憂鬱症的患者越來越多,如果他們生活在五十年前,我相信有一半以上是不用接受治療的,當他們生活在一個輕鬆、悠閒的自然環境中,可以毫無壓力的看看樹、看看花草,倘佯於藍天白雲、青山碧水之間,還可以隨興和鄰居聊聊天、扯八卦,這些朋友還會自閉、憂鬱嗎?
人類創造出物質科技,卻毀敗了人文特質,這是相當可怕的,我們必須很清楚的認知,人文才是生命的主軸,科技只是生命的附屬品,沒有洗衣機、沒有飛機我們還可以生活,沒有空氣、陽光、水,我們是絕對不能存活的。

● 我們並非要否定科技,而是想提醒大家,身處於這樣的科技叢林,不要過於崇拜和迷信科技的好處,我們也應該想想人文的世界和心靈的需求,換個角度重新看待生命的價值,並在物質科技的叢林中,走出健康、快樂的康莊大道。

或許很多人會擔心:當我改變了現在的價值觀,我還能生活得舒適、優渥嗎?答案是肯定的。

科技不能解決的問題

如果你願意重新思考你的生活模式,我們很樂意與大家一起來討論,生活在科技的時代,如何才能善用科技的方便,卻不執著於科技,不被科技牽著走。也就是說,我們可以建立一個更好、更優的價值觀,一種兼容科技與人文的智慧思維,這樣才能徹底解決科技與人文的衝突。
有位得過諾貝爾獎的台灣旅美科學家,他在獲獎後接受訪問時就曾說: 「科技無法解決心靈的問題,科技也沒辦法解決感情和生死的問題。」
他一邊鑽精於科技領域的學問,一邊也觀察人文世界的現象,所以,他很清楚科技的極限,才能說出這麼有智慧的經典名言!
科技的確無法解決心靈的問題,許多科技先進的國家,已經發現物質科技急速發展的後遺症,並開始提倡回歸自然及學習東方的人文哲學,試圖彌補心靈匱乏所引發的社會問題。
先進國家的殷鑑不遠,我們又怎能繼續沈醉於科技萬能的迷思,或美式價值的崇拜?在接受物質科技的同時,別忘了老祖宗的心靈科學和人文哲理,才是引領我們跳脫科技和慾望的窟窿,走向健康、快樂的智慧傳承。※

 

 
心靈瑜珈學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