講義篇 一   講義篇 二   講義篇 三

本篇講義內容轉載自心靈瑜珈教材第 33 輯

萬 物 皆 有 靈


有一次同修在閒聊中曾經問到: 「聽說挖地基會產生一些沖煞問題,是真的嗎?」
其實,不只是工地的開工挖地基,連喪葬儀式中棺木要入土的時候,也常聽說有沖煞的情形發生。
我曾聽一位同修講到,有位老師父就是送一個好朋友出殯,在埋葬時,看著他的棺木入土,回去以後就一病不起,隔沒幾天就跟著往生了!這位同修問我為什麼會這樣?今天我便跟大家談一談關於「煞氣」這方面的問題。

陰靈與陰氣

修行人常會說一切事情要以平常心視之,如果身體已經被沖煞了,身心處於極度的不安和危急,我們還能保持平常心嗎?這是個很實際的問題,即使平常禪定功夫很好或勤於唸經、持咒的人,當他遇到這種狀況,恐怕禪定和心境也好不到哪裡去。
有位比丘同修他的佛學造詣和心地修行都非常好,可是當他們寺廟開始整地的時候,每到黃昏,他就感到身體不適。
此外,他還告訴我,有人對他說,他身上卡了三個女的陰靈!這下子心裡更是忐忑不安,於是便專程來找我。
我約略看了一下,回說: 「沒怎樣啊!身上沒有陰靈嘛!」聽我這麼說,他才稍微寬了心。其實,靈界和氣場的狀態並非一般人所想的那麼擬人化。

★ 通常靈魂是不會卡在人的身上,頂多是殘留一些陰氣或靈界的訊息而已,這如同身上有魚腥味,並不表示有魚在你身上,身上有陰氣未必就是陰靈纏身。

當我們認真研究這些問題時,會發現除了我們熟知的常識之外,氣和息對我們的影響也很大,人體必須有氣跟息才能存活,因此氣息的好壞,也直接影響我們的健康和精神狀態。
好的氣息可讓人神清氣爽、健康快樂,不好的氣息則會讓人感到身體欠佳、心情鬱悶或精神不濟等。
人的氣息來自於大自然,大自然也存在很多氣息,它如同空氣或灰塵,充滿著空間、也落於地面,或存於泥土、大地底下,本來它是處於一種穩定狀態,不會隨便上下、來去;但是,當我們動土開工時,土一挖,氣就開始產生對流,挖得越深對流越大。
另一方面,地底下的氣到底是怎樣的氣?如果地底下是祥和的氣,那就儘管挖不用擔心,你會越挖越舒服;如果地底下的氣不是很好,甚至於是一種比較負面、比較陰沈的氣,那當場跟它交流的人就會產生些負面的影響,因為人要有陽氣才有活力,體內的陰氣多、陽氣少,活力就相對變差。
大地的氣會透過我們腹腔下方的「地命門」進行交流,因此,最容易受感染的就是泌尿系統或消化系統。
就像有些人到山上去玩,回來以後便覺得肚子漲漲的很不舒服,或是到大陸的帝王陵寢參觀旅遊,一回來就拉肚子,這些或多或少都跟氣有關。
「氣」怎會有這些問題呢?有位同修問我: 「老師,這個氣被挖起來以後,怎會發生這些現象呢?是不是地底下或山上有靈的存在!」

★ 若要把氣和靈一起談論,我們只能說:「萬物皆有靈」,靈性不單只人類才有,花草樹木、飛禽走獸也都有,靈性是一種具有意識訊息的生命能,也可以稱為靈能,但不等於俗稱的靈魂。

無論貓、狗、花草、樹木,當牠活著的時候就有靈和氣的存在,死掉以後,牠的靈和氣便分散成散居的雜氣和微弱的意識訊息,這種雜氣和微弱的訊息,由於缺乏清新的氣息交流,氣就會顯得比較陰沈。

★ 人如果只思考而不作肢體活動,時間久了,陽氣也會逐漸轉陰,就好像氧氣減少,二氧化碳增多了一般,生理和心理都會受影響。

所以肢體跟思想的活動一定要均衡,過動或過靜都不好,動靜平衡才能維持較好的生命狀態。
話說回來,地底下的氣長久以來都沒有動過,這些氣很可能就會變成比較陰的氣,在這些氣當中或多或少也夾雜著剛才所說的靈的微弱訊息。

靈能的交流

每個生命體的靈能,它的意識訊息都不相同,有些很活躍、很強勢,有些則顯得消沈、落寞,酸甜苦辣各自不同;靈的意識訊息就像生物的DNA或人格特質一般,有些會遺傳,有些會與人交流。
當你看到一個人對著你笑的時候,他的意識訊息會牽動你,你會不知不覺地受他影響,這時只有兩種結論,一種是你把他當成傻子,要不就是你也會跟著他笑,這也算是一種意識訊息的交流。
有幾次我到停車場去取車,當我把停車月票遞給管理員輸入電腦時,有位管理員每次都會熱忱的對你笑一笑、點個頭,票輸入完以後,還會很大聲的跟你說聲謝謝!我心裡略感驚訝,卻很歡喜,這年頭很少看到這麼熱心、又笑得那麼燦爛的人。
他說﹁謝謝﹂的那種大聲與熱情,大概只有日本料理店,服務員喊著﹁歡迎光臨﹂的那種熱忱才能比擬,至少在停車場我還沒遇過。
當我初遇到這樣的熱情時,在驚訝中心裡也燃起了熱情,很高興的對他回說謝謝!兩個人你謝過來,我謝過去,這世界在剎那間似乎變得祥和、光明、燦爛了,這就是意識訊息的交流,而且是好的訊息交流。
我們修行就是要跟好的訊息交流,並且把不好的訊息化解掉,有禪定經驗的人應該都曾體驗過,禪定到深處時,內心會產生一種自然的喜悅,這表示禪定是一種愉悅的訊息交流。
一般人的喜悅多半來自於外面的環境,這並不理想,如果你看電視才會有歡喜,萬一停電了,你的歡喜不就消失了!如果你要享受山珍海味才感到快樂,那天你沒錢吃山珍海味,煩惱豈不是又回來了嗎?
真正的歡喜我們內心就有,套句六祖惠能大師講的話:「自性本自俱足」。我們本來就具備有歡喜心,何不去發現它,與它親近、交流?

禪定無可取代

禪定能夠淨化和安頓我們潛意識的訊息,進而逐漸與自性相應交流,而發揮出清淨的智慧與歡喜的心境,這就是我們每天都要修禪定的理由之一。你可以忘記晨跑或游泳,因為隨時可以用其他的運動取代,但是禪定無可取代。
人有時會想:「我要慈悲、要有愛心,要當義工,不要隨便發脾氣 .......。」等等很多美好的想法,可是不見得都能做到,早上還在講對每個人都要微笑,還在感恩與慈祥的氣氛中,到了下午就忍不住開始批判、怨東怨西的。為何會這樣?因為我們內在的心境不夠好,所以影響我們的思想和行為,當然就會知道而做不到了。
我們修行就是要轉化陰沈的氣,把氣調順、把心調靜,在禪定中與清淨的自性交流,內在的喜悅和智慧便隨之而來;自性不但具有智慧和喜悅,還具有一種無比的心靈力量。
有時我們會遇到一種人,你一聽他講話便很自然的接受他,如同剛才所提那位跟我講「謝謝」的人,看他那麼高興、真誠,就會很自然的跟他回一聲:謝謝。這就是心靈的力量!

★ 當你內在的心靈力量一湧現,你的善意會帶動對方的善意,你的感恩也會帶動對方的感恩,這樣才能天下太平,才能免除紛爭與對立。

心靈力量顯現的時候,做起事來特別有精神,也特別順利,學習能力也會變強,很多惱人的瑣事,輕易便能融會貫通,迎刃而解,甚至於修行的開悟和解脫,也必須靠這心靈的力量。
心靈是怎樣的狀態,從我們「心靈瑜珈」的標章,你就會找到生理、心理和心靈的關係,那標章是一個紅球和黃球,中間交集著白色的區塊,紅球代表身體、物質或生理氣脈,黃色代表靈魂、精神或心理意識,白色代表另外一個更深層的心靈世界。
紅色與黃色間的心靈不完全受制於物質,也不完全受制於思想,它代表著另一個跨越時空的你。這個跨越時空的你,如果以座標來講,我們可以將思想意識看待成 軸,物質是 軸, 軸構成一個平面,而穿越平面的 軸就是心靈世界,它代表一個超越物質和思想的時空狀態。

★ 由於心靈有跨時空的特質,因此,它能涵蓋幾十年前、幾百年前,甚至於前世今生的一切意識活動。

修行不只要修物質和思想世界,也要修這個跨時空的心靈,問題是那種非物質、非思想的狀態怎麼體會?。
如果我們還停留在練氣脈、跑步、運動,或只用腦袋思考、推理,當然是無法體會心靈,充其量只能在物質和思想的領域漫遊而已。
有一回我在文化中心旁漫步走走,在很輕鬆的狀態下,感覺整個人像在虛空中看著自己,那種感覺很舒服!絕對不會撞到樹,也不會撞到牆壁,因為你很清楚,而且完全自動化。

超生理的體驗

這是種跨時空的感覺之一,這種感覺在禪定或休息、走路中比較容易出現。
常有同修跟我說,自己在禪定中,看見自己坐在家裡禪定的樣子;也有同修看見自己的背面或正面,還有同修在禪坐中看見自己的內臟,這是多麼奇妙的體驗啊!
這也是生命的另一個層面,有時,人從另一個時空來看待這個世界,胸襟和氣度就會完全不一樣。
我們不可能成天那麼小心眼、攻心機,卻又要期待福報增加、一切如意,那是不可能的,人要先有大的視野和胸襟,大智慧跟大福報才會隨之而來,靈性才會得到昇華與光明,人生路才會走得坦蕩與順利。
很可惜,一般人缺乏這種超生理、超心理的經驗,甚至於不敢相信它的存在。
其實,解決問題最好的方法,還是從瞭解問題開始,人是大自然的一份子,明瞭大自然的真理,體驗完整而真實的生命狀態,是我們應該擁有的經驗,也是實現歡喜自在的人生所必須具備的智慧,我們怎能忽略靈性的存在。
真希望有更多人能跟我們一起來親自驗證,很多事情沒有想像的難,不管是健康的問題、情感的問題、命運的問題,甚至於生死的問題,都可以因修行而變得很簡單、很圓滿。※


愛 與 戀 之 間


佛經告訴我們「人生有八苦」,除了生、老、病、死、五陰盛苦之外,就是怨憎會、愛別離、求不得,這三種經常出現在我們生活中的苦。
其實,這三苦是我們內心的愛恨與欲求所衍生出來的,如果弄清楚我們所要追求、所愛、所怨的是否正確或恰當,或許有助於擺脫這些煩惱痛苦。
有一次我在電視上看到一個節目,有位先生從十八歲起就想結婚了,一路下來透過各種管道交女朋友,像參加婚友社、來電五十之類的節目,直到今年已經三十歲,頭尾算算也十一、二年了,當主持人問他:「你相過幾次親?」
「差不多有一百次。」他回答
最後主持人又問他:「那你有沒有打算要結婚?」
他說:「有啊!最後找到我要的,可以結婚了。」
看了一百位才找到對象,但那位真的是他要的那一個嗎?其實也很難說,說不定他還不是很滿意呢!
雖然決定要娶了,也許哪天又看到另一個,覺得這一百零一個才是最好的,那時就很麻煩了!
十二年來他求不得,求到第十二年終於求得了,沒結婚前他有求不得的痛苦,結婚以後,他是否會產生另外一種求,一種對伴侶或相處方式的要求,到時候也許又形成一個新的求不得。
舊的求不得花了十二年才搞定,新的求不得又會佔去多少年?人生有幾個十二年可以經得起磨呢?更何況人的習慣是越求越多。如何能告別求不得苦?我想還是認份比較快。


◎ 一個人能夠看清楚自己真正要的是什麼,或怎麼做才符合自己當前的份際,從而建立起適合自己的價值觀,求所當求,便能遠離求不得苦。

怨憎會、愛別離也多半是價值觀與認知的問題。一般人都以為有情就有愛,有愛就有戀,其實不一定。
有一次我去單身協會為他們作一場演講,因為他們都是一些還沒結婚的年輕人,我告訴他們一個觀念,現在很多人並不懂什麼叫做戀愛,以為戀愛是一件事,其實戀愛包含了兩件事,一個是愛、一個是戀。
「愛」就是你很喜歡他,看到他、想到他心裡就很快樂。
「戀」就是兩個人戀戀不捨,不相處的時候會想,相處的時候又想靠在一起,靠在一起以後會想更近一點,不能捨也不能分,這叫做依戀或戀眷。
其實,愛出現的時候是很快樂的,為什麼還要戀?戀只是短暫的陶醉,一般人要上班工作,你有你的事、我有我的事,沒辦法經常戀在一起,所以「戀」其實是一種痛苦。
我並不是說人不能戀,而是說能夠戀的時間有限,你必須認清這個事實,不要做無謂的期待。
不能戀的時候可以愛啊!當你真的很愛對方的時候,一定很願意為對方服務、為對方付出,這樣就夠了,又何必戀來戀去苦了自己?懂得愛的人不一定要追求相戀的感覺。
辦公室戀情常常有這種現象,三四個男生同時追求一個女生,或三四個女生追求一個男生,這時候你會發現,要追求人家的這位男生或女生可真是勤奮異常,平常在家裡從不打掃的,到了辦公室卻變成掃得最勤快的那一個;在家從不端茶的,卻端茶端得很認真,這就是愛的力量。
在家裡掃地也許掃出一張臭臉,在辦公室卻可能掃得很開心、很滿足。為什麼?因為他掃給愛的人看啊!所以,愛是一種快樂。
有些人為什麼會愛得這麼痛苦?因為愛之外又被加上了一個難捨的依戀。
有了愛以後誰規定一定要靠在一起?誰有那麼多時間成天跟你靠在一起?對不對?我跟他們一說,他們也覺得有道理,確實應該把心態調整一下。
人在不同的階段、過程,會遇到不同的問題,這些問題都可以從心理或心靈的層面獲得解決。愛不到的時候,用打的、用揍的都不能根本解決,就算把他抓回來綁在家裡也是沒有用的!

◎ 真正愛一個人,只要付出關懷與愛心,去幫助他、協助他就好了;愛與戀之間,應該是愛重於戀,不是戀重於愛。平常很愛,很歡喜,偶而戀一下就不錯了,這樣的戀愛談起來會很舒服。

除了愛與戀之外,還有一種叫做情,情就簡單多了,它是種淡淡的感覺,有歡喜、有感覺,但是還沒有到愛的程度,這種情比較不折磨人。
像友情、親情都是很好的情,佛教講人是有情眾生,所以人一定要有情,人若無情就不像個人,倒像是礦物、植物的無情眾生。
所謂的愛情,就是情裡面有愛,所以情變得很美、很棒,而且變得很溫馨、很良性;愛情是良性的,沒什麼不好,有些人把愛情弄得很糟,一分開就戀得要死,這種愛談起來很痛苦。大家要是搞清楚愛與戀的關係,就會愛得剛剛好。
有戀就會想擁有,想擁有就有求不得苦,求不得的愛戀終究還是會分開,而獨嚐愛別離之苦;失去愛的你也許會發現,那些想跟你黏在一起、戀在一起的人,都不是你所喜歡的,甚或是厭惡的,這又落入了怨憎會之苦,也是生活周遭常見的故事!
如果大家都懂得認份、隨份地去愛,而不是只追求相戀的感覺,也許一切就會變得更好。
像父母對孩子的愛也是一樣,父母愛孩子,而非戀孩子,否則等到孩子長大要結婚了,媽媽還要經常夜半起床來蓋被子嗎?那就麻煩了!

◎ 我們應該瞭解,人基本上是獨立的個體,因為愛而將它結成一個環節、一個族群,雖然共同生活,但畢竟還是要有各自獨立的空間。

所以我在單身協會跟他們講過:「整天膩在一起不是愛,那只是一種依戀,真正的愛不一定常在一起,卻能常相關懷。」
你不要期待未來的伴侶心裡永遠只想你一個人,這不容易!因為愛是沒辦法消除的。也許人家從小就愛一個同學,長大以後雖不在一起,但這純純的愛可能到老了,還會在心中盤旋、懷念著,這是無法控制的。
愛是一種自然的存在,好好的愛沒關係,只要不去戀就行了。但是,也不要聽我這麼一說,就放膽的到處放電、亂愛一通,那是不對的。
真正的愛是一種單純而沒有目的的,就像剛才講的那種,小學一年級同班就坐隔壁,動不動就在桌子上畫線分界,卻可愛得叫人終生難忘,那便是純純的愛。
還有,很多人都說初戀的情人最好?其實初戀情人不一定最好,可是在你當初單純的心裡,他卻是最美好、最難忘的一位,那是因為初次的愛還沒有太多的戀,在回憶中愛總是美的;假如當年真的結婚了,現在的你可能會發現,他並沒有想像中的好。
如果我們願意相信「愛不一定要戀、愛不一定要佔有」,我們將會擁有更多的快樂,享有真正而美麗的愛。※

 

 

 
心靈瑜珈學園